您当前的位置:星空官网(中国)官方网站 企业文化 工投文苑

一粒淮盐 一座名城

发布时间:2016-03-24 阅读量:

浅议淮盐助成扬州历史文化名城

正如人之因盐而健康而强壮而生活滋味万千,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也因一粒盐而堆砌而繁荣而声响千里千年。这一粒盐,就是淮盐。这一座城,就是中国1982年首批获得国务院批准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江苏扬州。

淮盐导引着扬州的初期成长

淮盐发源于春秋。《管子·海王篇》中记载管子相齐时,实行“官山海”政策,首创中国盐业史上食盐官卖。还将食盐粜于不产盐的邻国,以盐利资国。《管子·地数篇》就载有管子以盐“南输梁、赵、宋、卫、濮阳”,而没有输入吴楚,可以推断其时吴楚之地当已煮海为盐以自给了。其时扬州属吴地。明确记载扬州有盐的是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夫吴自阖闾、春申、王濞三人招天下之喜游子弟,东有海盐之饶。”公元前五百年,春秋时吴国即有煮海为盐。而适是在今之扬州地域煮海为盐时,吴王夫差一边继续令民煮海得盐,一边派役开邗沟,沿沟筑城,是为扬州建城之始。夫差主吴时淮盐虽已起源,但无文字可知其规模。开邗沟筑邗城,也只是实现争霸中原之需。到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掌天下初,刘濞封吴王时,经营盗铸钱、煮海为盐四十多年,今之扬州地域海盐——亦即后来的淮盐——生产已有相当规模,“以故无赋,国用富饶”,可为刘濞争夺汉天子宝座而佐资了。南朝文学家鲍照(414——466)于大明三年(459)游历广陵作《芜城赋》(芜城即广陵亦即今之扬州),述及扬州兴旺繁荣景象为“孳货盐田,铲利铜山。才力雄富,士马精妍”,则说扬州已因淮盐而有过初期繁荣。

公元589年,隋文帝杨坚统一中国,诏改当时称为吴州的地域为扬州,设置总管府。隋炀帝杨广登基后,为东南盐粮运京之便,605——610年短短五年间,三次大规模疏浚河道,开凿成南北长达三千多里的大运河。为标示皇威,御游其乐,曾三下扬州,并在扬州建五处行宫,而第三次则死于扬州。许多史学家不同意炀帝下扬州是为看琼花一说,析其本意有三:第一次是为安抚扬州及江南,第二次是带臣服之国使者及外邦使节来看南方富庶以显国之强盛,第三次是为保江山末路以图东山再起,至少占据南方半壁江山。三次都选扬州,是因为淮盐。至南北朝江淮已是“海滨广斥,盐田相望”(《初学记》卷8注引《吴都记》),淮盐已经成为海盐主要产地之一。隋又实行宽松政策,盐为无税商品,一改汉及南北朝推行的“食盐官营”,山泽无禁,极大地刺激了淮盐的发展。淮盐之盛带来了扬州地区的经济富庶及文化繁荣。炀帝安抚南方即是为保扬州对朝廷的赋税;把扬州作为其天子恩泽于民示范区来对外展示;扬州因盐而富可供军国之需,才选择扬州作为隋廷最后的根据地。

隋炀帝三下扬州,对典章文物、制礼作乐特别重视。他还允准、任由宗教活动,带去大量图书典籍,召集博学多才士子汇聚而至,带动了文学、学术活动。如此,炀帝在位的十五年,中国文化中心,似从首都长安移到了扬州。

入唐后,朝廷初始即注意掌控江淮,只是因为此地富饶,却还没有充分看到富饶之源基本来自于淮盐,故而仍行隋之盐业“与民共之”政策。是安史之乱使唐廷惊知淮盐之重要。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平原太守颜真卿以经营盐业之利资助官军与叛军作战。引起了当时的盐铁转运使第五琦“创立盐法”,实行食盐官收官卖。两年后新任盐铁转运使刘晏改进盐法,推行就场专卖制,并在全国设十监四场,淮盐区有扬州海陵监、楚州盐城监,还在扬州设立巡院主管淮盐。扬州因南临长江,北接黄淮,河道如网,为水陆交通枢纽,“富商之贾,动逾百数”(《太平广记》卷290),是淮盐最大集散地。其时,淮浙海盐区是安史之乱后唐廷所能控制和信赖的主要食盐产地,淮南盐产为江淮盐区之最,淮盐流通遍及东南半国。杜甫《客居》诗句“蜀麻久不来,吴盐拥荆门”当是对此而描述。七八十年后的唐武宗(840——846)时,扬州盐商运销淮盐形成“舳舻万艘,溢于河次,堰开争路,上下众船相轧”的盛况(《太平广记》卷44《萧洞云》)。唐时至少有两次河道工程因淮盐而至于扬州。一次是武则天垂拱四年(688)所修新漕渠,北连海州南接淮河。另一次是敬宗宝历年间(825),盐铁使王播开扬州城南七里港以通官河(即新漕渠)。如此,才有了日本国圆仁和尚《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所描述的“盐官船运盐,或三四船,或四五船,双结续编,不绝数十里。”扬州得唐廷对淮盐的重视,得运盐河道的网络化,得食盐就场专卖制及地处交通中要,晋、陕、徽等地业盐商贾不断涌入,使得扬州出现了第一次全面兴盛的局面。淮盐不仅其自身生命力得到了彰显,还带动了扬州的造船业、铸币业、纺织业、商业、金银器、青铜器、军器业、木器业、漆器业、玉器业等各业的发展。其中尤以商业为最。《旧唐书》卷59《李袭誉传》载:“江都(今之扬州)俗好商贾,不事农桑。”因为淮盐利丰,唐时扬州人都欲作业盐商贾而弃别业。淮盐甚至还作用于扬州的道教、佛教、寺庙建设、文学艺术。淮盐对扬州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导引作用,宋元得以继续,在明清又走向第二个高潮。

如果说唐朝淮盐地位得以初奠,那么宋元两朝淮盐地位则更加突出。宋时淮盐销售路线主要是自扬州之真州(今仪征)沿长江西运于江浙和荆湖,有许多是外地别货来卸,装运淮盐而返。这些业盐或业别货的商贾,大多会在扬州驻足或侨居。南宋时淮盐产量和朝廷盐利收库,都达到史上最高值。南宋盐法把扬州作为专卖中心之一,且在扬州的真州设立了卖钞司。至元十三年(1276)两淮及两浙、福建、两广盐区均被元朝控制,元遂在扬州设立两淮盐运司,在真州、采石(安徽当涂)设两个批验所。元政府大德十年(1306)正月,“浚真、扬等州漕河,令盐商每引输钞二贯,以为佣工之资。”元顺帝时,王都中为两淮盐运使,“……引海水入扬州漕河,以通江淮。筑句容陈公雷塘三河,浚真州铢金沙,以行运船。”这种以盐为盐、净获盐利的方式,客观上也为扬州水网运道建设起了积极作用。

淮盐滋补着扬州的立体发展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九月,史称朱吴王的朱元璋兵败张吴王张士诚于平江(今江苏苏州),收复被张吴王占据的中国东南最富庶的江浙一带。朱元璋深知江浙盐区对他所建立的明朝廷的重要性,遂仿元制,在扬州府城内设立两淮都转盐运使司,辖泰州、淮安、通州三个分司,三个分司共辖三十个盐课司(即产盐场)。同时创建巡盐御史制,两淮巡盐御史“以扬州为驻节地”,设立巡盐察院,扬州城内盐官衙署双立,官吏役员众多。

明朝时有人为中国海盐区排序:淮盐第一。两淮盐区销售区域仍为全国之最,计有33府又6州,成为明廷盐课收入首要地区,也即为国家盐业中心。为解决北方军储之用,明廷沿用宋式,于洪武三年(1370)行开中法。商人输粟边仓,供于军需,官府给以淮盐盐引,赴淮盐产区支盐以售。开中法后来扩大到遇灾荒赈济或支付军人官吏月俸,甚至于屡兴土木等,如永乐时营造北京宫室(今之故宫),均用开中法来筹钱筹物。因为商人所得的淮盐盐引,都要凭开中合同到驻扬州的运使衙门来领取,百边开中,一扬取引,是故扬州成为无数商人辐辏之地。有许多商人不敷边区与扬州间的往返奔波,遂寓居扬州,专候在边区取得开中合同的商人送来合同,自身再去运使衙门办理盐引,领取下场支盐的执照。往返商人称为边商,寓居专候商人称为内商。《扬州府志》卷11云:“内商,多徽歙及山陕之寓居淮扬者。”史称明清两朝是淮盐鼎盛时期。明朝步入淮盐兴旺发达,也是外省多地商人自唐以后又一个往返扬州、寓居扬州、移籍扬州的高潮期。特别是明中期万历四十四到四十五年(1616——1617),袁士振清理两淮盐政时,在两淮推行纲盐法,确定商人窝本(运销食盐的专利权证)并载入纲册,从而就确定了窝商行盐的垄断地位。纲盐法之施行,为扬州盐商永久获取淮盐丰厚利润创造了天字第一号机遇,扬州盐商更加生意兴隆,财源广进。同时也着实让朝廷又发了淮盐一笔巨财。如袁士振《与商等轩》的记述:“万历四十五年十一月初四日开征,即收银十二万两有零”,“两淮商人皆肩摩毂击,争相输纳。”纲盐法后被清廷所沿袭套用。

后有人据历史资料分析,明时纲盐法下,扬州盐商来自于苏、浙、赣、徽、鄂、湘、晋、陕等省份,多是在明朝开中法及至纲盐法后,徙居扬州,久业淮鹾的。

商人是有钱人。盐商是有大钱的人。处于中国盐业中心的淮盐区之枢纽地位的扬州,可以说在有明一代的城市中,排名应是仅次于处于九五之尊的朝廷都城——北京,难以完全想象得到扬州是一个何等繁华热闹的所在。清康熙年间人张岱从年幼时随时任晚明扬州同知的叔父张葆生小住过瓜州,凭记忆在《扬州清明》中述及晚明时扬州的繁华。当年扬州的钞关、南门、古渡桥、天宁门、平山堂一带,逶迤三十里,男女相杂,鲜衣洁服,匆匆往来。途中幼童放鸢,老僧说法,丽人歌吹,瞽者弹琴。沿途摊贩,百物齐备,百味杂陈,鲜花鲜果,鲜鱼活虾,古玩字画,香炉纸钱,多么绵延不尽的富庶、祥和、安逸的画面啊!明代反映扬州城建的尚遗建筑也还有不少,如董子祠大殿、文昌阁、四望亭、文峰塔、汶河路楠木厅、大东门楠木厅,还有藕香桥、大东门桥、小东门桥、龙头吴桥等20座。还有白鹿洞书院、资政书院、维扬书院、五贤书院、甘泉书院等好多书院。明代扬州运河也自洪武二十八年(1395)至万历二十八年(`1600)前后205年间,开挖了康济、弦济等河,使运河扬州段走向渠道化,舟行安全,岸民平安。明代扬州文学作品也数有与扬州盐商相关联的。如《金瓶梅词话》写了扬州盐商王四峰、苗清,《杜子春三入长安》、《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石点头》等文言改白话的改编小说,都有意识地为扬州盐商言好事说好话。窥斑见豹。立国294年的大明王朝,扬州因淮盐而陷朱元璋、张士诚二位吴王重兵交战烟火,因淮盐而得明廷设置治盐衙署,因淮盐而商贾云集市面活跃,因淮盐而百业俱起子民富庶,因淮盐而桥、楼、亭、寺、院、河诸土木屡兴,因淮盐而文学艺术别样繁荣。

清顺治二年(1645)农历四月二十五日,清兵败南明扬州守将史可法,攻陷扬州,纵兵屠城十天。张岱《扬州清明》中描绘的晚明扬州美丽画卷,被女真人大肆杀戮的鲜血污染。淮盐又一次走到了兴衰未决的关口。由于“盐乃计口授食之物”,淮盐乃朝廷盐课之大额,清廷夺取扬州,不是只要一座荒芜之墟,它要的是淮盐丰厚之利,要扬州为它攫取这笔巨大财富以充国用。明朝设于扬州的两淮盐运司、巡盐察院被清朝沿用。集合诸多史料得出清初三项政策于淮盐,一是“焙灶”以保盐产。至康熙二十四年(1685),查知通州、泰州、淮安三个分司所辖30个盐场内,新增灶丁2600名,修复产盐亭场5528面,卤池6102口,盘铁119.8角,锅撇4452口,疏浚淮南盐河618处,御潮堤缺693处。二是“惠商”办盐纳课。扬州城内盐商本多,但却被战火“熏”跑。如徽商鲍辉祖、洪其韬、郑元勋、郭士璋等,或亡,或逃。但清廷废除“积盐充饷”,废除明末各项加征,以此吸引盐商。三是“疏销”以利税入。同时并行着“行盐若干即征课若干”与“议派户口按引领盐纳课”两种自相矛盾的措施。是时,淮盐产量不断续增,最高年产8亿斤,占全国三分之一。淮盐销区为苏、徽、赣、鄂、湘、豫六省。乾隆时淮盐正课银达四百余万两。有学者认为:淮商的利润率达40——50%。所以尽管朝廷政策欠当,可盐商在心的是有钱赚。故淮盐犹在,淮商向往。外省多地盐商稍待战火将熄,复聚于扬州。唐时扬州外商1万人,至清时大小盐商数目定比过去各朝为多。

惟扬业盐商贾众多,诸家实力有差。为了商务运作及维护自身利益,组有商会,清顺治年间设置总商,康熙十六年(1677)朝廷明令设置24名总商,后又增至30名。这些盐商居引盐垄断地位,经营如此大量且成本较低的淮盐,如何不富?有研究文章推测淮盐在清朝最旺盛时,扬州盐商总资本达到七八千万两,是明朝的二至三倍,是当时清廷府库储备的二倍。

清朝淮商如此巨大的资本如何支配呢?主要的有四个去向。一是报效朝廷,这是为了赚取更大的盐利。《中国盐业史》统计出清朝盐商报效总额达8100万两,其中淮商报效5400万两,占三分之二。盐商报效付出,获得的是朝廷对其议叙旌奖,业盐中加斤、加价,盐课上豁免、缓征。二是置买田产。如徽州歙县鲍氏兄弟共置买族田1.4万亩。三是公益支出。《扬州画舫录》载:徽商汪应庚,“居扬州,家素丰,好施与,如煮赈施药、修文庙、资助贫生、赞襄婴育、激扬节烈、建造桥船、济行旅、拯覆游之类,动以十数万计。”另一位徽商鲍漱芳也是“义行不可枚举。”四是奢侈撒钱。《扬州画舫录》对此有详尽描述。

如此一个扬州,在隋炀帝三下扬州过去一千多年,清康熙帝于1684——17076下江南,每次都经过扬州,在扬州逗留。又44年后,清乾隆帝于1751——17846下江南,都幸扬州并驻跸于此。史说康乾为盛世,确定此一百三十余年间,也是淮盐迅猛发展的一个时期,更是扬州盐商暴富的绝佳时期。皇帝的到来,地方官吏不敢怠慢,盐商尤其擅抓良机。于是乎,接驾御寝成为刺激扬州园林扩建、扬州菜系勃发、地方戏曲连珠、市井街道美容的天字第一号工程。这时的扬州,活脱脱一个高知名度的大都会。康熙《扬州府志》卷4析扬州人口迅猛增长,流动人口潮涌潮退,谓之“商旅十九,土著十一”。这些商旅做什么?业盐仍是不小的数目,经营项目也应当包罗万象。有商则活,活则能富,富则思奇,奇则九流共生,局面则繁荣无边,远胜过包括盛唐在内的任何一个前朝。

淮盐为扬州历史文化定格

淮盐之于扬州,有太多的传说,太多的故事,都形成了扬州历史文化的点点滴滴。春秋时吴国很强大,当也是有了淮盐的营养,才有末代君王夫差始筑扬州城。汉吴王刘濞怀有远大政治抱负,煮盐铸钱积蓄力量以图汉室江山,事败而七国之乱王侯均遭杀身之祸而终,但《史记》还是把他留住而未被历史湮没其英名。历史有时会有意无意地顾左右而言他。流传于世的隋炀帝三下扬州看琼花,把炀帝杨广一锤钉到了昏庸昏聩之君的耻辱柱上。淮盐的历史对此大声说“不”。仅仅一朵琼花,即使再鲜艳夺目,也不可能为扬州的历史文化增色多少。惟有淮盐之于隋炀帝三下扬州,才提升了扬州在当时的历史地位,为扬州古老的文明乐章添注了一个醒目的音符。

唐朝是一个强盛的王朝。有唐一代的淮盐,就像是生长在大自然中的一朵美丽无比的鲜花,唐前期自然开放,安史之乱后被唐廷移入皇家宫苑,其芬芳美丽为皇室、政府尽享。而扬州成为了提供沃土和浇花清泉的原产地。唐廷为永享淮盐之利,永远也离不开扬州。土著扬州人和外籍商贾,无论是直接业盐,还是从事与盐相关的商事,都在扬州驻足生活,从而扩展了城池,丰富了市场,繁荣了经济。文人雅士为闻到淮盐之香,在淮盐之香中享受江淮第一大都市的气息,都接踵而至齐聚扬州,如李白、杜甫、杜牧、苏轼、王士祯、孔尚任等不尽其数。加上生长于扬州及一生在扬州活动的如高僧鉴真、经学家阮元、以郑板桥为代表的“扬州八怪”名人类们,在扬州的文化活动,使得扬州文学艺术氛围更浓,纯文字文化遗产蔚为中国史上一大观。唐诗洋洋数万首,谁能数得出究竟有多少是写扬州和在扬州写的呢!宋元虽不称为盛世,但是称为淮盐的发展期。这两朝,淮盐没有大起大落,而是在正常地发展。尤其是元廷对盐业的控制更严,管理更缜密细致,倒是推动了淮盐有较高的发展速度。而扬州作为淮盐的外销总出口的地位一直没变,作用一点没受到削弱。淮盐象欢快的乐曲,在扬州流过,给扬州留下了好多好多美好的记忆,这些美好的记忆又以某种历史文化形态积淀在扬州的历史中。

明清两朝淮盐之于扬州是最值得大书特书一笔的。如果说明朝以前的一千一百年,历朝历代只是筑城扩城——强城富城,明清两朝则是在强城富城同时,更是荣其城名其城了,这其中淮盐的作用仍然是无可替代的。所谓湖山名杭州,市肆名苏州,园林则名扬州。明朝扬州就有园林建设,清朝则更甚。清朝扬州园林主要有这么几种情形,一是接皇帝南巡临幸而建。康、乾二帝各6下扬州,扬州园林建设就有两次高潮,兴建成的园林众多,如旧扬州八景之一的华祝迎恩、天宁寺等。二是来自于盐利的盐务衙门和盐务官吏居住的园林房产。三是盐商自住的别墅类,这部分最多,如个园、汪氏小苑等,不一而足。有的现在被列入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四是盐商会馆式园林,凡淮盐销区省份基本上在扬州都设有会馆,如岭南会馆、安徽会馆、江西会馆等凡八处。园林建设推动了建筑文化的发达,也带动了石材业、花木业、油漆业、手工业等行业的发展和木工、雕刻等工艺的进步。自唐至清,主管两淮盐务的最高机构都设在扬州,而扬州土著又大多欲商贾而不事家桑,加之淮盐量丰利厚,外地商贾出入扬州如往返家门,故使扬州的造船业、餐饮业、服饰业、珠宝业、旅游业等各业都有长足发展,书院学校建设持续,书画和古玩的收藏及交易、戏曲和刊刻及文学艺术活动、盐商中“上焉者”的义行和善举活动,都贯穿于明清盛时。两淮盐商公益性支出及奢侈性消费,都给扬州留下了不同色彩的文化印迹。由于攀比、炫富之不良心理及为富不仁的生活理念而产生的灰色的、黑色的文化斑点,都受主流文化的冲刷荡涤,仅附着在历史长河的湾汊中与堤岸边。世居扬州和生活在扬州的人都会很自信很幸福,每时每刻都感受到这个古老城市的历史文化气息。淮盐产区则更骄傲更自豪,古老的淮盐为扬州送上了描绘历史文化的鲜艳色彩,也送上了推动扬州历史文化不断推陈出新的动力。清朝末期,因为淮北票盐法改革,因为淮南卤气日淡而元气渐失,因为清朝廷日趋腐败而勒索日增,因为太平天国运动战火又起,扬州那种建立在淮盐、淮商基础上的文化繁荣日渐远去。但是,淮盐之于扬州的许多许多是趋于永恒的,这就是不可抹去的真实的扬州历史、扬州历史文化。

一座古城两千年中离不开一个商品,这在中国甚至在世界也是不多见的。扬州是个幸运的城市,幸运之根在淮盐。扬州是个生长最旺的城市,旺在淮盐的滋补。扬州历史上有了淮盐的发迹,有了因淮盐、因淮盐与朝廷与商贾与骚人墨客与三教九流与广大人民的那么多的关联,及其衍生出来的喜怒哀乐、兴衰更替,扬州本就是一个历史文化底蕴极为浓厚的城市了,历史文化名城之誉,是对这个建城二千五百年的古城颁发的一个证件。